• 今天是: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湖北毕业生就业网!
  • 官方微信
  1. 首页
  2. >
  3. 就业资讯
  4. >
  5. 详情

面试的语言艺术

分享至:
2004年11月29日     浏览:3658 次      来源: 湖北毕业生就业网
    口才不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是需要经过后天的努力,培养出来的。进行口才素质培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对面试成功,而且对开展工作,甚至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口才是取得面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国家公务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口才素质的基础

  德、识、才、学是口才家的必备四要素。德、识、才、学四因素奠定了口才的基础。所以当你在向口才家这个伟大的目标进军时,必须“浇筑”好德、识、才、学这四大支柱。德是口才的灵魂,识是口才的方向,才是口才的核心,学是口才的基础。

  作为一种对综合能力运用的口才,首先要有讲话的内容,亦即知识。当前,很多渴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的人,都不太懂得知识积累是口才学习入门的“敲门砖”,没有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这样当然难进口才之门。许多时候,口才不佳并不在开口表达之时,而是在开口之前。这是因为知识底蕴的不足,知识储备的贫乏,一开始就限制住了表达者的思路和视野,使表达者不能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不能很好地发挥“调动”的才能,这就削弱了表达者的才情,使表达者丧失了说话的兴味,语言表现力也随之降低,说出的话自然就显得平庸、空洞。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会说话,说好话,首先必须充实知识,掌握这一利器。因为知识是口才的基础,没有知识就肯定没有口才。要想把话说好,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只有具备了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在说话时得心应手,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古今中外,天南海北,旁征博引,滔滔不绝。

  二、面试答辩中的口才艺术

  面试答辩离不开语言,因为答辩必须用语言来回答试题或考官提出的问题。答辩语言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面试的成败。因此,掌握面试答辩的语言艺术,对于答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谈话时若无特殊情况不可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即使是有某种原因,也要以适当的方式。在面试时,不可有太多的手势语或口头禅,让人看了或听了不舒服。普通话应力求标准,不可讲错字或念错字音,方言最好不用。若是外企单位,还应做好用外语面试交谈的准备。不可以自负的方式、语气说话,即话不能说得太满,当然也不必太谦虚。

  1准确地选用词语

  词语是造句的基本单位。词语选用得好,句子就会造得严谨而优美。因此,在面试答辩中要特别讲究词语的运用,词语运用得好,就会增强答辩的表达效果。

  2恰当地运用语句

  面试怎样才能恰当地运用语句呢?面试答辩者在答辩中除了恰当地选用词语外,更要恰当地运用语句。因为答辩者要针对试题或者提问答辩,必须运用一系列的语句,才能切中题旨,阐明自己的思想。如果语句运用不好,那么就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答辩效果。

  (1)根据答辩内容需要,适当选用短句

  所谓短句是指用少量词语组成的句子。这种语句的特点是简单精练,言简意赅,富有力量,同时又易于使人接受。在答辩中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地选用短句,必然能收到理想的答辩效果。

  (2)根据答辩内容需要,交错运用长短句

  面试答辩中要回答一些复杂的问题,而要回答这些复杂的问题,单纯地选择短句,难以完整地表达思想。因此,答辩者可以根据答辩内容的需要适当地选用一些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同样可以收到好的答辩效果。

  (3)根据答辩内容需要,适当运用假设复句

  面试答辩者往往运用假设复句阐明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达自己的立场。前一分句提出一种假设情况,后一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结果,这种复句叫假设复句。假设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是“如果……那么”;“只要……就”;“即使……也”等等。这种假设复句的特点是,两个分句之间具有制约关系,如前一分句是后一分句结果出现的条件,只要前一分句存在,后一分句的结果也会存在;后一分句的结果不存在,前一分句的条件也不存在。正是这种假设复句的两个分句之间存在这种制约关系,因此,这种复句既可以阐明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也可以表达对事物某种规律性的预见;既可以提示深刻的哲理,也可以表达坚定的立场。由于假设复句具有这些作用,因而已在答辩中被广泛使用。

  诚然,在答辩中使用假设复句,必须注意两个分句之间必须具有制约关系,即前一分句出现的事物情况必然是后一分句产生的结果的充分条件;后一分句的结果不可能产生,那么前一分句的情况也不可能出现。如果不具有这种制约关系,那么这个假设复句就不符合实际,如果在答辩中使用,就会削弱答辩的力量,甚至还有可能使答辩成为无效的答辩。

  (4)根据答辩内容需要,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面试答辩者在答辩中所运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这是因为答辩这种形式决定了必须运用这种表达方法。一般来说,语言的表达方法不如叙述、描写等表达方法那样生动形象。但是为了增强答辩的表达效果,根据答辩的内容,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也是必要的。

  三、良好的语言习惯

  求职面试同其他社会交往一样,是以语言表达思维、互相沟通的社会行为。虽然面试等应聘环节对语言没有特别的标准和要求,但社会所认可的良好的语言习惯,也是求职面试应达到的水准。当然形成个人良好的语言习惯,决非一蹴而就之举,但了解什么是良好的语言习惯,并在应聘中有意识的加以注意,对提高应聘成功率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1良好的语言习惯

  不仅指不犯语法错误,表达流利,用词得当,言之有物,同样重要的还有说话方式,例如:发音清晰,语调得体,声音自然,音量适中等。说话时俚语不断,口头禅满篇,和病句、破句一样,都是语言修养不高的表现。

  2发音清晰

  发音清晰,咬字准确,对一般人来说不是十分困难。有些人由于发音器官的缺陷,个别音素发音不准,如果严重影响人们理解,或影响讲话整体质量的,应少用或不用含有这个音素的字或词。当然,如果有办法矫正的应该努力矫正,不要采取消极的方法。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口含鹅卵石练出一付伶俐口齿的故事,可能会使你得到一些启示。

  3语调得体

  无论是哪一种语言对于各种句式都有语调规范。有些同样的句子,用不同的语调处理,可表达不同的感情,收到不同的效果。若有人说:“我刚丢了一份工作。”使用同样的反问句:“是吗?”作答,可以表达吃惊、烦恼、怀疑、嘲讽等各种意思。

  得体的语调应该是起伏而不夸张,自然而不做作。但是富于感情变化的抑扬顿挫总比生冷平板的语调感人。

  4声音自然

  用真嗓门说话,单调不高不低,不失自我,不仅听来真切自然,而且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

  5音量适中

  音量以保持听者能听清为宜。适当放低声音总比高嗓门顺耳有礼。喃喃低语是没有自信的表现,而嗓门太亮,既骚扰环境,又有咄咄逼人之势。

  6语速适宜

  适宜的语速并不是从头到尾一成不变的速度和节奏,而是要根据内容的重要性、难易度,语调的高低及对方注意力情况调节语速和节奏。说话节奏适宜地减缓比急迫的机关枪式的节奏更容易使人接受。

  除了上述六点,还要警惕一个很容易破坏语言意境的现象——过分使用语气词,口头语。例如,老是用“那么”,“就是说”、“嗯”等引起下文,或者,在英语的表达中使用太多的:“well”,“and”,“you know”,“OK”及故作姿态的“yeah”等,不仅有碍于人们的连贯,还容易引人生厌。

  最后很值得一提的是掌握母语,也就是说中国话的能力问题。许多人在学习外语时很舍得花工夫模仿所谓标准语音,却忽视了本国语的重要性,不会说像样的普通话,或者在中文的表达中夹进一串英语单词,还意识不到这是语言缺陷的一种。且看外国人怎样评论这个问题。一位英国文化官员告诫我国国内一些希望在外资企业求职的青年们说:“请务须牢记,要让你们外国上司或同事的得力助手知道,作为当地人,你们所具有的关于中国、国家、人民和语言的知识,是最不可放弃的优势。”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说话在习惯、语音语调方面都只有纯自我的感觉,这种感觉常发生失误。如果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录下来再放出来听,往往很容易找到不尽人意之处,这是自我检查和调节的很适宜的办法。

  国家人事部考录司提供的一份材料表明,面试语言获得高分的前提是:言语准确、简洁流畅、音色上佳。相反,言语不清、冗赘、杂乱、音色欠佳是面试语言的大忌。求职面试能否成功,与语言的表达能力及表达的技巧等方面也是密切相关的。在语言表达上,要注意以下方面:

  1回答问题应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给人精明强干的印象

  我们知道,一个人工作是否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其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是否强,这是反映其办事效率高低、工作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些是可以从你的语言中反映出来的。因此,在回答问题时,应将你的答案归纳成几条几点。也许你的思维不是太敏捷,而且答案也许需要你边回答边思考,不断进行完善,你一时还不能马上反应出你将回答几条,这不要紧,你可以说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提问。在你阐述第一点的过程中,你可以想到其他很多相关的事情,这样你的头脑中就会出现第二条,第三条……最后,你再总结说“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是以上几点,不知妥否”等等。这样即使你回答的内容不是很明确,很规范,条理性很强,但也会使主试者感觉到你的思路比较清晰、办事条理分明、作风严谨踏实,只是口头表达能力略逊罢了。

  2措词得当、口齿清晰、用语规范、表达准确

  参加面试,语言是大有讲究的,特别是如今讲究商务沟通的时代,沟通方式成为面试成功的至关因素。在面试中尽量让应聘人员多讲话是许多考官采用的一种策略,这样就能在其中发现应聘人在书面材料中没有反映的一些情况。有趣的是,为了推销自己,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招聘方多了解自己,许多应聘者在面试时也常常会采取同样的多讲话的策略。如果应聘人真的有很大的潜能或有很强的说话技巧,相互配合也未尝不可。问题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采取这种多讲策略是不明智的,结果吃亏的往往是应聘者自己。应聘者在面试时应该把握自己的嘴巴,如果认为已经回答完了,就不要再讲。该讲的讲,不该讲的决不要多讲,更不要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以免无事生非。

  按照现代职业指导专家的观点,下列方式将导致您面试的成败。

  一是对自身立场的表述清晰度。凡对自身的立场表达不清晰的很少有面试成功的。二是提及自己公司名称的次数和频度。许多求职者竟连自己公司的全称都叫不清楚,这种求职者将只有25%的成功概率。三是对申请职位的了解程度。如果面试纯粹是为了了解对某一职位的职责,那在面试时属于“无备而战”,可能处处陷入被动。四是热情程度。极大地表现求职的热情,而不能简单地说:“好,明白。”五是专业术语。过多或过少地使用专业术语将不适当,可在必要时简洁地引用一些专业术语。六是提问。适当地提一些问题或是具体地就某一问题与主考官展开讨论将对面试带来极大的帮助。七是回答问题。俗话说:“言多必失。”面试应答同样如此。有一位求职者在考官问“你有什么缺点”时,按事先准备好的答案作了回答,考官听了之后却没有吱声。求职者一看这情况以为是自己答得不好,又怕冷场,于是又讲了一个缺点,可是考官一直静静地听着还是不说话。就这样,求职者一个又一个地讲了不少。这样应聘的结果,不用面试结束也就能知道了。